新生兒寶寶臉上的這4個東東是不用處理的
-
新生兒寶寶出生后,皮膚表面有這4個東西是不用處理的。如果過度處理反而會對寶寶產生影響。
一、新生兒嘴唇上可見的干皮
這個干皮并不能代表缺水。它是唇痂,無需護理可自然脫落。
同時新生兒寶寶同樣需要進行口腔護理,以減少口腔感染的發生率。
具體方法:選擇濕紗布蘸上涼白開或母乳,纏繞手指,通過指刷法清潔寶寶的牙齦。
二、新生兒馬牙
少數寶寶在出生后不久,寶寶的牙床上長出了像米粒樣大小的白色顆粒,好像是長出了一個個小牙齒,這就是俗稱的“馬牙”或“板牙”,屬于寶寶的正常生理現象。
這是由上皮細胞堆積形成,或者由黏液腺分泌物積留所致,無需處理。
消退時間:
馬牙一般在出生后 2 周~3 周內可自行消退,所以無須做治療或特殊處理,而且馬牙的 出現也不會影響寶寶吃奶以及乳牙的萌出。
馬牙護理的傳統誤區:
不要試圖用紗布擦破,更不要用針去挑破馬牙。因為寶寶的口腔黏膜非常薄嫩,且抵抗力差,很容易發生細菌感染,給寶寶帶來健康危害。
三、鼻子上黃色小白點
新生兒的鼻子上會有黃色的小白點,這是正常的皮脂分泌,無需護理,可自然吸收。
四、胎脂
新生兒寶寶出生后皮膚上會有一層油油膩膩的東西,這就是胎脂。
胎脂常見的顏色有褐色和黃色。其中黃色胎脂是最常見的。
黃色胎脂在孕期主要起到防止胎兒皮膚過度被羊水浸泡;
分娩時主要起到潤滑的作用,方便胎兒娩出;
出生后主要起到保溫的作用,以維持新生兒的體溫恒定。
因此面對胎脂我們無須刻意處理,等過了幾天皮膚上的胎脂會被皮膚自然吸收。
- 返回首頁 打印 返回上頁 下一篇